帝辛在听到费仲二人的劝阻后,道了一声“罢了,此事寡人就不再计较了”若是旁人,听到帝辛的话肯定回欣喜万分,连忙向着帝辛拜谢,可这是苏护!他虽然也是向着帝辛拜谢了,但是他的心中不但没有一点的欣喜,反而是有着万分的忧愁。 照现在的情况来看,帝辛对于费仲。尤浑可谓是十分的信任,旁人所说的不管用,他二人只要一开口就能让帝辛改变心意。若是二人是忠臣,忠心与帝辛、忠心与商朝那还行,不会做出什么对商朝有害的事情;可是二人是奸臣,天大的奸臣!他们的眼中只有利益,看看这段时间有多少忠良之士被他们害死,照这样下去,商朝迟早就要毁在二人的手中。 想到这些苏护的心中就更加的忧愁了。他走上前将在地上的那枚竹简捡起,放到怀中,准备向帝辛告辞。他已经彻底对帝辛失望了,现在他只想着快点回到西岐,做自己的逍遥王。 可是苏护有辞去之心,可是他人可不想让姬昌就这样离开。之间费仲、尤浑二人又跳出来说道“听闻冀州侯大人生有一女,其容貌简直是沉鱼落雁、闭月羞花,实乃一绝色佳人!不知我等能否有幸见一面?” 听到这里,苏护心中一惊,他终于知道了费仲和尤浑的阴谋,他们是想让自己的女儿进入帝辛的后宫,可是关于少亭的事情朝中大臣人尽皆知,苏护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女儿进入帝辛的后宫的。 苏护连忙向着费仲二人说“哪里哪里,小女区区薄柳之姿,当不得大人如此称赞。”他想要以此来打消帝辛的念头,可帝辛心中的好奇已经被勾起,他是不会轻易被苏护这三言两语说服的。 “冀州侯大人过谦了,贵千金的美貌早已传遍朝歌,若是这样还算是薄柳之姿,那整个朝歌恐怕都没有可以值得称赞的了。”听到费仲二人的话,苏护的心中很是愤怒,看样子他们是不肯罢休了,没想带二人竟然这么狠毒。 而另一旁的崇侯虎等人心中在窃喜,他们还巴不得让苏护更惨一些呢。同时他们也对费仲二人的睚眦必报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,虽然论身份、论地位他们是是不如自己的,可是谁让他们是大王身边的红人呢,这万一要是向今日一样,自己又能怎么办呢?所以几人心中都做出了决定,若非必要,不可与二人发生冲突。 此时帝辛已经彻底被激起了兴趣,他对着苏护说道“既然这样,那么就让此女来到寡人的后宫吧!”听到这话,苏护愣住了,若是之前他还可以反驳,可是现在帝辛都已经定下了,他又能怎么办呢?难道真的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帝辛的后宫吗? 苏护老来得女,对着这个女儿可谓是宠得不得了,现在竟然要让他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帝辛的后宫受折磨,他做不到! 苏护冷哼了一声后,并没有直接回答帝辛的话,说了一句“大王、苏护身有不适,就先行告退了”,然后,未等帝辛回答,苏护就已经快步离开了大殿。见到这一幕,费仲、尤浑二人心中畅意至极,他们原本就是想要报复苏护,此番他答应或是不答应都能够完成他们的意愿。 但是此时二人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,向着帝辛大喊道“大王,苏护简直是太过猖狂了,他这是根本没有将大王放在眼中啊!”帝辛原本就对于苏护的举动而感到不满,现在好了,又加上费仲二人那火上浇油般的话语,帝辛怒不可遏,准备惩罚苏护。 苏护在离开大殿后,心中的愤怒仍然没有消散,于是他取出一把长剑,在宫墙上刻印下了几个大字——冀州苏护,永不朝商!这几个字表明了他的决心,从现在起,冀州就已经叛离商朝了!之后,苏护便快马加鞭离开了朝歌。既然都已经决定了要叛离商朝,所以就不再需要向帝辛进献贡品了。 许久之后,一队士兵来到了苏护所刻字的地方,看到了这一句大逆不道的话,他们也顾不上继续去追苏护,连忙返回向着帝辛汇报。帝辛听到苏护所刻下的话后,气得将手中之物扔到了地面上,怒道现在开始发兵攻打冀州! 这一句话可把在场的众人吓坏了,他们没有想到帝辛竟然这么果断,其实帝辛这不仅仅只是再发泄他心中的怒火,更是在敲打在场的众人,让他们知道他帝辛才是商朝的帝王!自己让谁死,谁就得死! 就在帝辛下令集结军队进攻冀州的时候,苏护的事情也传到了众位大臣的耳中,对于此事他们都是抱着看戏的态度。并没有任何的举动,此事的结局早已注定——苏护必输无疑! 就在大军集结的时候,众位大臣继续参加朝会,苏护的事情也没有影响朝会的正常进行,一连几日,大臣们都是正常参加朝会,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。然而,若不是每日都会有大量的军队冲出朝歌,赶往冀州,恐怕人们真的会认为没有任何事情发生。 却说苏护在赶往冀州的途中,想起自己一时被怒火冲昏了头在宫墙上留下自己的字迹后,心中又升起了一丝的悔意,可是事情已经到现在这个地步了,已经无法挽回了,只能抓紧回到冀州,再想对策。 想到这里,苏护有向着身后的士兵喊道“再抓紧时间,我们一定要尽快赶回冀州!”。士兵们很是疑惑,按理来说应该不会这么快的就返回冀州,而且现在竟然还将进献给帝辛的贡品也带了回来,再加上这么着急地赶回冀州,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。 不过苏护没有告诉他们,他们也没有询问,只是努力的赶路。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这个平时十分稳重的侯爷变得如此慌张,但是身为冀州的子民,他们不惧怕任何事情,就算是哪一天和商朝开战了他们也会第一个冲向战场,在冀州之中人们只认冀州候,而不认帝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