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生态园初建-《片段人生:开局四合院》
第(2/3)页
同时经过商榷多次申请,他终于搬出内政院的那个小院。
为了方便他随时到生态园工作,老人家在京城北海公园边上拨了一处空置的院子给他。
商榷给它起名——“留园”。
同样是大领导的字,请专门刻成了牌匾挂在院外,原迹被商榷仔细地收藏了收来。
院子的规格比小院大不少,是座五进半的院子,带着一大一小东西两个跨院。
东跨院的花园大些,一个小湖,湖上有观景的小亭,院内有正房三间,厢房左右各一间,均是一挑二的格局,还有两排倒座房,还间边角房。
因为人少,这个院子被锁上了。
西跨院相对较小,只有东跨院一半大,有一间正房,两间厢房,一排倒座房,厢房后向还有一个废弃的马厩。
这个院子也上了锁,暂时用不上。
主轴线上是三进半的院子。
后院的后罩房里,住着一位姓叶的大爷,是位老革命了,炊事兵出身,平时负责做饭、烧水。
耳房一间改成了卫生间,一间改成了澡堂。
另外两间厢房暂时没人居住,都用来种盆菜了。
耳房连着的一间大屋改成了厨房兼餐厅。
后罩房身后还有个半进院子,现在成了库房。
商榷住在正院的正房。
东、西厢房都是两明一暗的格局,
许跃军住在东厢靠近正房的那间,霍金则住进了东厢的另一个房间。
西厢给了两位新来的同志,一位叫冼平,一位叫白一波。
都是老人家配给商榷的司机兼警卫,车还是选的军绿色的吉普车,是接送他往返留园和生态园用的。
正院子里的耳房空闲置了下来,暂时没想到用处。
前院的倒座房一间改成了办公室,是绿色食品研究小组——生态园管理处的一个正式办公地点,算是给院子找了个正式的名头。
另一间是预留的值班室,冼平、白一波和霍金三人轮流住。
许跃军依然只负责商榷的日常安全工作。
在前院里还有多余的一个卫生间,也方便了值班人员晚上使用。
正院的院门到了晚上会上锁。
人可以从回廊到达各个房间,致使下雨,也能在院子里自由出入。
中院的庭院很大足足三百多个平方,四角种着桃树,巨大的树冠将整个院落遮蔽了起来。
即使是爬到院外的树上,也看不清院子里的情况。
大树还阻挡了寒风,院内的温度比院外高上那么一两度。
东角的桃树下还有一口水井。其他三个角各有一个太平缸,里面种着荷花,养着鱼。
这时已经是入冬了,荷花是看不见,水还不算冰,鱼还自由自在地游着。
等天再冷一冷,就得把鱼移进屋子里去了。
“留园”周边除了树林再没有其他建筑,保密性极好。
“留园”对外的名义虽然是绿色食品研究小组——生态园管理处,但房产证明已经登记在了商榷的名下,成为他的个人房产。
四合院那边,商榷每个月都会回去住几天,大多都是许跃军陪同,偶尔会是霍金。
每次回去都会给老太太带些粮食及生活用品。
这种事商榷不并愿意劳烦冼平和白一波两人。
因为他们身上的军人气太重,还不会收敛气息,解释起来太麻烦。
而且回四合院也不会用到车。
家搬到了北海公园附近,钓鱼成了商榷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之一。
次数多了,许跃军也就放开了,不会再感觉尴尬。
因为是已经进入冬季,生态园还没有正式开园,十亩地的暖棚里的蔬菜工作量并不大。
商榷发布了第一项工作——编草苫子,这是冬季地表和暖房保暖的重要物品之一。
他的空间里是有一些,但这种东西损耗起来是很快。
何况商榷还想给山上也加上一层草苫子。
草苫子是用稻杆编织的。
稻杆是从空间里取出了,这些年商榷种植大米时的稻杆都没有浪费,全都收集了起来,足有三十万吨。
反正星球仓库够大、够多,而且里面还安装的时间控制器,存入的东西能全部保持原始状态。
细微的流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记。
草苫子要编成一寸多厚的,宽度有一米,一米二,一米五和两米,长度有六米、八米、十米、十五米这几个规格。
商榷几个规格都需要。
除了生态园的工人们,大部分编织任务都委托给了四合院周边的几个街道办,由他们向外分派任务。
一张一米宽,六米长的草苫手工费是二毛钱。
第(2/3)页